"不管是家屬或是醫生,在決定要不要給病人治療之前,心中永遠要有一把尺,這把尺的標準就是要以對病人最大好處為優先考量。也就是說,如何讓病人有品質的活久一點,就是照顧病人最大的目標。"
許多人會說,轉移的癌症病患,既然沒有辦法治癒了,為什麼腫瘤科醫師還要給病人打化療讓病人那麼辛苦呢?有人說,化療毒性那麼強,讓病人免疫力都下降,體力變差,難怪腫瘤一直惡化。
在"我就要你好好的-談癌症治療"這一篇文章我們提過,如果是無法治癒的癌症,治療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要兼顧病人的生活品質跟療效。所以在這邊介紹幾個案例來告訴大家,使用化療也可以讓病人有品質的活久一點,經過這些案例,也許會讓讀者對化療有些許的改觀。
案例一、淋巴癌
第一個案例是80歲的男性,不明發燒長達兩個星期 (Fever of unknown focus, FUO),並引起廣泛性的血管內凝血病變(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, DIC),且意識昏迷。經發現右側脖子有一腫塊,高度懷疑是惡性腫瘤,在病理切片診斷出來之前,家屬已經簽了不急救同意書,準備轉安寧病房。
(上圖)可以看到病人發燒持續超過1週以上,經過類固醇治療發燒馬上得到改善,意識也恢復清楚。 (下圖) 經過治療後,右頸的淋巴瘤幾乎完全消失。 |
一開始先給予病人一點輕微的類固醇治療,因為類固醇是治療淋巴癌的藥物之一。 使用一天後,患者的發燒就快速下降,很快的病人就恢復意識,再過幾天病人就奇蹟式的出院了。後續,這位老阿公還接受人工血管植入手術,並且經過輕微的化療 之後,頸部的淋巴瘤幾乎完全消失,體能食慾都得到很多改善。在接受化療的其間,也沒有嚴重的血球低下發燒、噁心嘔吐的副作用。
每次來住院,就是老婆婆陪著他一起來,一起出院。門診的時候還會有小孩陪同。
從發現淋巴癌的時候,家人幾乎要放棄治療,那樣的話大概一兩個星期就會走了。對比之下,經過輕微的治療,到現在已經過了半年,病人頭腦清楚、來去自如,老太婆又多陪了老阿公半年多的時間,甚至接下來還有機會超過一年也說不定。
案例二、大腸直腸癌
再舉一個例子,一個中老年女性診斷為大腸直腸癌,但已經轉移到肝臟。患者不願意接受化學治療,使用褐藻膠一段時間,但肚子越來越不舒服,越來越吃不下。所以到門診尋求第二意見。經檢查,肝臟腫瘤惡化已經非常嚴重,肝功能也超過正常值。
(上圖) 使用褐藻膠但未接受正規治療,癌細胞嚴重惡化。 (下圖)經化療後腫瘤指標大幅下降。 |
此位患者接受治療已接近半年的時間,症狀改善、腫瘤也縮小,如果她的治療效果 持續多一點時間,搞不好還有機會抱孫。這樣的治療好不好?划不划算?有沒有必要?就看每個人自己的決定了。
案例三、臍尿管腺癌
最後再 介紹一個罕見的癌症。中年女性,得到一種罕見的癌症,叫做臍尿管腺癌,經開刀之後仍復發,整個肚子內滿滿轉移的癌細胞,而且這些癌細胞還分泌很多黏液,導致一整個肚子非常的脹,腸胃幾乎快要不能蠕動,想當然也吃不下、體重減輕,不治療預計大概只能存活1-3個月。
(上圖) 經治療之後,腫瘤縮小許多,患者症狀也得到許多改善。 (下圖)經化療後腫瘤指標大幅下降 |
雖然轉移的癌症,治癒的機會的確非常非常低,但是使用適當的治療,讓病患在不用承受太大的副作用的情況下,可以控制腫瘤一段時間,增加患者存活與家人相處的時光,我想對每一個家庭都是很重要的
對於那一種說出,"癌症又不會好,幹嘛還要治療的人",也許他沒有家人生過這樣的病,也許過去有家人經過癌症治療有不好的經驗,但每個人都有追求活下來的權利,醫生有責任讓病人活得好一點,然後看是不是能活得久一點。
在過度治療,與消極的放手之間如何拿捏,如何去拿捏治療的好處與壞處,我想都是見仁見智的問題,永遠沒有標準答案。不管是家屬或是醫生,在決定要不要給病人治療之前,心中永遠要有一把尺,這把尺的標準就是要以對病人最大好處為優先考量。也就是說,如何讓病人有品質的活久一點,就是照顧病人最大的目標。
*案例報告只是舉例說明,不同年紀、不同癌症,都有不同的治療,及不同的效果。在選擇積極治療或安寧療護之前,可與您的腫瘤科醫師討論。
**並非筆者所有治療的患者療效都這麼好,在此只是舉例說明積極治療的好處,以打破化療只有缺點沒有優點的迷思。